喜迎二十大· 非凡的十年|中方:全力打造武陵山片区乡村振兴示范区
2022-08-17 08:47:29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中方县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袁敏 | 作者:肖文晋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12003

中方融媒8月17日讯 秋高气爽,中方的山峦田间处处充满着丰收的喜悦。在铁坡镇,黄澄澄的黄桃被农户们从树上摘下,装箱打包发往外地;铜湾镇,金黄的再生稻头茬已进入收割期,履带式收割机正在轰隆声中加紧作业;泸阳镇,150亩百合迎来了丰收,农户们挥舞锄头,收集、装框、称重,一派繁忙的景象。

锚定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,2022年,中方县委、县政府立足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,扎实抓好乡村发展、乡村建设、乡村治理三个重点,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,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,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中促进农业稳产增产、农民稳步增收、农村稳定安宁。

守牢底线稳基础 着力办好“田间事”

8月13日,记者来到中方县袁家镇袁家村复垦田地里。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长势喜人的玉米苗,绿油油的玉米苗挺着“腰杆”,似乎在传递着丰收的希望。村支“两委”、工作队和驻村干部顶着朝阳,铲草松土忙得不亦乐乎。

“以前这里都荒了,后来经过我们村支'两委'、工作队和驻村干部的共同努力,多次开会、宣传、发动。现在大部分的农户也意识到耕地抛荒的重要性,很多人都回来复垦了。我们村里还流转了七八十亩家里确实缺乏劳动力的荒田,由村支'两委'来共同管理。复垦出来的田因地制宜的种了玉米和水稻。”袁家村党委书记、村主任向祖红告诉记者。

仓廪实,天下安。粮食问题,不仅关系民生、经济,更事关发展全局,意义重大。中方县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制度,健全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,推深做实田长制,积极推进“小田变大田”,持续提高耕地质量,加快恢复撂荒抛荒地生产,加强项目用地征收管理,牢牢守住耕地数量、质量“双红线”。2022年计划确保完成新建高标准农田2.15万亩,确保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在28.9万亩以上、产量在11.3万吨以上。

藏粮于地,也要藏粮于技。8月11日,中方县铜湾镇堆子村“三分地养活一个人”粮食高产绿色优质科技创新工程示范基地里,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及市、县的农技专家对中方县“三分地养活一个人”粮食高产绿色优质科技创新工程的“一季超级杂交稻+再生稻”头季核心示范区进行测产验收。该示范片在省、市、县农技专家的指导下,综合运用了增密减氮、节水灌溉、水肥协同、逆境调控、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。验收结果表示,该示范片水稻生长健壮、长势均匀、后期落色好、无明显病虫害。再生稻头季平均亩产为775.8公斤。

提质产业促升级 奋力建设“农高区”

产业兴,百业兴。中方县把发展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来抓,大力实施农业产业“12345”工程,重点打造中药材、优质水果、花卉苗木、乡村旅游四大主导产业。

“今年的百合品质好,头大、片长、肉厚、色泽白。”8月11日,在中方县泸阳镇泸西村,商品百合也迎来了丰收,在百合种植基地,30多名农户挥舞锄头,收集、装框、称重,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。

据了解,2022年中方县龙牙百合种植面积4000多亩,总产量达6000吨,总产值达1.15亿元。中方县围绕打造武陵山片区地道药材供应基地、加工园区、集散中心,以泸阳、花桥、新建、铜湾为核心发展龙牙百合种植加工,以泸阳镇、花桥镇、新建镇为核心发展艾叶种植加工,以铁坡、接龙、蒿吉坪等乡镇为核心发展金银花种植加工,全县中药材产值已突破2亿元。

"要给游客更好地游览体验,就要不断完善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,如交通设施、卫生设施等。目前,村里正着手解决潘氏祠堂修缮事宜。"荆坪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潘上升说:"自开展创建国家4A级景区工作以来,荆坪村把古村内所有设施的提质改造与创4A景区设施标准相对接,从游客接待中心、公厕、污水管网等最基础的硬件着手,新建垃圾池12个,投放分类垃圾桶60余个,新建公共厕所2座;完成通组硬化公路3公里,并实现了组组通路灯,修建古村消防通道,对古村内游道进行了青石板路改造,从根本上解决古村内游道雨天积水问题。"

据悉,7月以来,荆坪古村日均客流量达500余人次,高峰时期日接待游客1500人次,今年荆坪古村通过举办"河畔集"文创集市、早鸟集市等活动,预计实现旅游总收入2000余万元,乡村旅游再创新高。

中方县以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,出台《中方县乡村旅游发展实施办法》,引进雪峰山生态文化旅游公司等战略伙伴,推进荆坪古村、南方葡萄沟、黄溪古村4A级景区创建,推动文旅融合、农旅融合、商旅融合,初步形成了“一山二水三村四区”全域旅游发展格局。

提质增素强队伍 党建引领“新乡村”

“火车跑得快,全靠车头带”。中方县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,不断建强基层组织体系,着力提升党的政治领导力、思想引领力、群众组织力、社会号召力。

中方县花桥村按照“资金跟着项目走,项目跟着企业走”的思路,鼓励党员返乡创业。花桥村花卉支部的党员杨四满,在村党组织的支持下于2017年返乡创业,在花桥村创建兰花花卉基地,总投入约300万元,种植20亩年产量5万株成品兰花,现每年收入约50万元左右,解决当地劳动力30余人。

走进新建镇,清风徐徐,花香四溢,一幅美丽乡村画卷映入眼帘。为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,中方县新建镇新建村以创建省级“美丽乡村示范村”为目标,对照“六无一全”标准,精准持续发力,打造“党建+人居环境整治”模式,抓实、抓细、抓好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各项工作,为广大村民群众带去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。

从“后进村”到“示范村”、“最脏村”到“最美村”、“空壳村”到“富裕村”、“陋习村”到“文明村”,坚持党建引领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乡村振兴示范村。

中方县委、县政府坚持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,推动经济“旺”起来。大力实施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“五个一百”工程项目,建立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项引导资金、村集体经济专家服务团、村干部发展集体经济奖励机制、村集体资金资产监管机制、村干部入股集体经济项目、县乡村三级责任体系“六个制度”,做大做强村级集体经济。目前,全县集体经济年收入1万元以下的薄弱村实现“清零”,打造了中方镇陈家湾村、泸阳镇新店坪村、花桥镇花桥村等年收入超过50万元的9个集体经济强村。

责编:袁敏

来源:中方县融媒体中心

本作品由中方县融媒体中心原创,如需转载,请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!